"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遠古手持干戚,勇猛無懼的無頭巨人..........







【刑天】



刑天,又作形夭,原名形天,

中國
遠古神話中的神祇。

在《
山海經》裡則是一位無頭巨人,為炎帝
的武臣。



關於原名

甲骨文金文的記載,刑天為一人形符號,

氏族部落的象徵圖騰


刑天原本是
華夏族
無名神祇,被斷首後才被稱作「形天」。

在《山海經》的原本記戴,稱作「形天」,

而「刑天」之得名,相信為
陶淵明
所改,

根據《
太平御覽
》引用《陶靖節集讀山海經詩》,

「刑天」意為「形體夭殘」,

但可能傳抄錯誤而有「刑天舞干戚」與「形夭無千歲」二說。

千年以來,文人們皆爭辯陶淵明用「刑天」或「形夭」,

北宋曾紘
表示「形夭無千歲」才是正確,

南宋時的周必大
則提出反駁,

認為「形夭無千歲」用在詩詞上
邏輯
不通,故「刑天舞干戚」才是正確。

然而到了
清代陶澍則傾向曾紘之說,到了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魯迅郭沫若
認為「形夭」及「形天」則達不到此意,故用「刑天」。





山海經記戴

於《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刑天詳盡的事蹟:

「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在神話中為炎帝武臣,酷愛音樂,

爲炎帝祝壽時創作《扶犁曲》、《豐年詞》等詩曲。

自炎帝被黃帝阪泉之戰打敗之後,刑天便跟隨在炎帝身邊,定居在南方。

當時,
蚩尤
起兵復仇,卻被黃帝剷平,因而身首異處,

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著利
,殺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門
外,

指名要與黃帝
單挑
獨鬥。

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用
昆吾劍斬去頭顱

黃帝為免刑天復活,於是把他的頭顱埋在常羊山裏。

然而,沒了頭的刑天並沒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來,

並把胸前的兩個
乳頭當作眼睛,把肚臍當作嘴巴


,右手拿斧。

因為沒了頭顱,所以他只能向著天空猛劈狠砍,

永遠的與看不見的敵人廝殺,

永遠的戰鬥,是為悲劇性的人物!






後世

到了後世,刑天成為勇猛將士的象徵,

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戰鬥之神。

而在
陶淵明
的《讀山海經》中有:

精衛
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類,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來讚頌刑天的精神。

而在現代,刑天常常成為電腦遊戲的角色,

多是因為其獨特外形、悲劇性和勇猛形象有關!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古代武舞~刑天舞干戚

  原始時代,部落或部落聯盟之間常常發生掠奪或血親復仇的戰爭。

既有戰爭生活,就產生了反映戰爭的舞蹈,如甘肅黑山岩畫中的操練圖;

雲南滄源岩畫中手執干(盾)戚(斧)的人物形象;

陰山岩畫有殺戰俘慶功的舞蹈場面:

一個沒有腦袋的屍體張臂躺在地下,

頭顱則滾到一個手執牛尾、興奮起舞的舞者的腳步下。



  寧死不屈的
刑天精神,傳為千古佳話:刑天氏與帝爭戰。

帝勝,砍掉刑天的頭,葬在常陽之山,

刑天不屈,以乳為眼睛,以肚臍為口,手執干戚而舞。

刑天寧死不屈,雖死仍戰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炎黃子孫。

手執干戚而舞,成為古代典型的武舞,是
雅樂舞體系
中的一大類。

與後世武術中的各種器械術,

戲曲中的把子功以及舞蹈中的
《劍舞》
等等是一脈相承的。



資料來源:  中國傳統舞蹈







作者自述:





久等啦~各位,終於繪製中國妖怪囉,

其實中國妖怪很多,根據古代記載的話,

就跟日本一樣,妖獸滿山跑的狀況呢~


這次繪製的是電玩遊戲迷一定會遇見的無頭巨人--刑天,

由於其獨特外貌,以及勇猛的形象,

所以常被人當作武鬥題材使用!


刑天向皇帝挑戰,戰敗被砍頭後,

身體還是繼續拿著斧盾,

以乳為眼,肚臍為口,繼續向天揮砍,

這種形象被後世傳為佳話,

以代表勇猛無懼的心,

所以才有ㄧ說,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關於刑天頭顱被埋藏的地點,

版本也有分歧,

也許到現在還繼續被埋在某個山脈也不一定哦~!!




























========================================================

百鬼夜行誌Black Comedy


《喜歡這次的故事嗎?別忘記幫阿慢點個哦!!OwO》

arrow
arrow

    阿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