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似虎而犬毛,
有人的面孔,野豬獠牙的遠古凶獸....
【檮杌】
檮杌(ㄊㄠˊㄨˋ),中國傳說中上古「四凶」之一,
長得人頭虎腿長有野豬獠牙。
最早檮杌是傳說中的凶獸,《神異經·西荒經》:
「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
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
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
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難訓。」
《左傳》記載:
「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
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
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
《檮杌》也是楚國史書,張萱《疑耀·檮杌》:
「檮杌,惡獸,楚以名史,主於懲惡。
又雲,檮杌能逆知未來,
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
史以示往知來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説也。」
「光棍」與「檮柮(杌)」
"光棍"一詞除了表示單身漢以外,
也可以解釋為地痞,流氓的稱呼!
為什麼壞蛋也稱為「光棍」呢?
清末學者徐珂說:
壞蛋做起壞事來,就像用棍子打人,
所以稱之為「棍」。
戲劇家齊如山先生說:壞蛋叫「光棍」,
是因為他們窮得像一根棍子,而且比棍還光;
又因為棍子夠硬,所以用它來形容硬而不講道理之人。
老實說,這兩種說法都未能令人滿意。
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認為,凶人稱「光棍」,
和「檮柮」這個詞有關。
「檮柮」音「桃〔tou4〕咄〔deot1〕」,《說文解字》中的「檮柮」指的是斷木。
「檮柮」又寫作「檮杌」,「杌」音「兀〔ngat6〕」,
樹木無枝就叫「杌」。
「檮柮」也好,「檮杌」也好,都是一截光禿禿、面目可憎的斷木。
清人段玉裁認為,可憎的斷木可以引伸為可憎的惡人,
所以古代又把惡人稱為「檮杌」。
上古時期有四大惡人,稱為「四凶」,
即「渾沌」、「窮奇」、「檮杌」和「饕餮」。
據《左傳》記載,
「檮杌」來頭可不小,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兒子。
但這家伙不聽教導,桀敖不馴,不是個好東西,
所以人們稱他為「檮杌」。
舜治理天下時,就把這四大惡人流放到邊遠的地方。
其他古籍也有類似記載,但四大惡人的名字卻有點不同,
稱為「共工」、「驩兜」、「三苗」和「鯀」。
「鯀」音「滾」,也寫作「鰥」,據說就是治水英雄大禹的父親。
有人認為,這個「鯀」其實就是「檮杌」。
從聲音上來說,「鯀」、「鰥」、「棍」讀音接近;
從意思上來說,「檮杌」是斷木,用來稱呼惡人,
「棍」也是木頭,也用來稱呼壞蛋。
所以,太炎先生認為「光棍」來自於古代的「檮柮(杌)」。
不管如何,用「棍」來稱呼流氓,最遲在唐代已經出現。
詩人李紳〈拜三川守〉詩序提到:
當時的洛陽有一群惡少年,整天衣冠不整,
聚眾打架,或並肩追逐,打球為樂,
搞得官員百姓都很頭痛,稱他們為「打棍」。
自此,「棍」就成了壞蛋的通稱。
俗語說「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
在粵語中,「光棍」也不是好東西。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明報新聞網
作者自述:
親愛的百鬼誌居民們,
半夜睡得好嗎? = 口 =/
這次延續"四凶"主題,
介紹中國遠古凶獸--檮杌
是一隻身長兩尺,有老虎體型,
人的臉孔,以及野豬的獠牙,
長相詭異的遠古凶獸!!
不僅作惡多端,
也一樣痛恨明德之人,
有人說他可以預知未來,
所以從沒有人可以抓過這隻一妖怪,
甚至楚國史書以此為名,
以表示記載歷史上的惡人惡事!!
題外話
最近一直"啾啾叫"的打噴嚏,
畫說天氣真是變來變去的,
請大家也要多多保重身體~~
"黑糖~~~~~~~啾!!!!!!!"
冬天一到
黑糖好像又肥一圈了~ = 口 =/
三花豬貓~~~請享用!
【中國妖怪繪製--窮奇】
【中國妖怪繪製--饕餮】
========================================================
百鬼夜行誌Black Comedy
《喜歡這次的故事嗎?別忘記幫阿慢點個讚哦!!OwO》